僮
拼音:tóng,zhuàng
结构:左右结构
部首:亻
简体笔画:14
五行所属:金
是否常用:是
起名笔画:14
说文解字:
卷八人
《說文解字》
未冠也。从人童聲。徒紅切
《說文解字注》
(僮)未冠也。䇂部曰:男有辠曰奴。奴曰童。按說文僮童之訓與後人所用正相反,如穜種二篆之比。今經傳僮子字皆作童子,非古也。襍記注曰:童,未成人之稱。學記注曰:成童,十五以上。引伸爲僮蒙。玉篇引詩:狂僮之狂也且。傳曰:狂行,僮昏所化也。廣雅曰:僮,癡也。若召南僮僮,竦敬也。則又如愚之義也。从人童聲。徒紅切。九部。
康熙字典:康熙古页117第30,点击查看古页
原文:【唐韻】徒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東切,音同。【說文】未冠也。又【前漢·衞靑傳註】僮者,婢妾之總稱。【史記·貨殖傳】卓王孫家僮八百人。【前漢·張安世傳】僮七百人,皆有手技。【玉篇】僮幼迷荒者。【詩·鄭風】狂僮之狂也且。【傳】狂行僮昏所化也。【廣雅】僮,癡也。今爲童。
又無知貌。【揚子·太玄經】物僮然未有知。
又竦敬貌。【詩·召南】被之僮僮,夙夜在公。
又縣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徐,僮,取慮三縣名,屬臨淮郡。
又姓。漢交趾刺史僮尹。【鄭樵·族略】卽童姓。或从人,以別其族。 【韻會】《說文》童,孥也。僮,幼也。今以僮幼字作童,童僕字作僮,相承失也。
分类: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
源字形:
现代释义:
-
tóng
【名】
(形声。从人,童声。本义:未成年的人)
同本义〖young〗
僮,未冠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:“十九以下,八岁以上也。”
僮子备官,而未之闻邪。——《国语·鲁语》
为两郎僮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孰若为一郎僮耶。
与其杀是僮。
不当为僮。
又如:僮子(童子。指未成年的人);僮女(童女,少女);僮男(童男,少年);僮儿(男孩);僮谣(即童谣)
奴婢〖servant〗
而卓王孙家僮数百人。——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
今民卖僮者。——《汉书·贾谊传》
又如:僮使(奴婢);僮奴(奴仆);僮史(仆隶);僮役(仆役);僮牧(犹僮仆);僮指(称僮仆,奴婢);僮客(奴仆);僮娃(指童婢)
僮
-
tóng
【形】
无知〖ignorant〗
僮昏不可使谋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
又如:僮昏(昏愦无知。亦指昏愦无知的人);僮蒙(昏昧不明事理)
低贱〖humble〗。如:僮妇(泛称平民妇女);僮夫(犹言匹夫。指平民男子);僮讼(指民事诉讼)
僮奴
tóngnú
〖houseboy;manservant;servant;slave〗僮仆,奴仆。
宗族僮奴百许人。——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僮仆
tóngpú
〖houseboy;manservant;servant〗仆人
僮仆欢迎。——晋·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僮仆亦奔散无留者。——清·张廷玉《明史》
风光不与四时同。——宋·杨万里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》
僮
-
zhuàng
【名】
中国少数民族壮族的“壮”的原字,1965年改“僮”为“壮”〖Zhuangnationality〗
另见tóng